您好,欢迎进入博鱼体育电动伸缩门有限公司官网!
博鱼体育|博鱼体育官方网站|博鱼体育最新网址

联系我们

邮箱:youweb@admin.com
电话:@HASHKFK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在线咨询

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博鱼体育-博鱼体育官方网站-最新网址

发布日期:2024-10-31 21:16 浏览次数:

  博鱼体育,博鱼体育官方网站,博鱼体育最新网址,博鱼官网,博鱼app本《纲要》的编制,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省委七届十次全会通过的《福建省委关于制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依据,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今后五年福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政府将通过制定实施年度计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努力保证“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

   新世纪的头五年,是福建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随着“十五”计划的胜利完成,福建进入“十一五”新的发展时期,这是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明确了海峡西岸的概念和福建的定位,充分体现党中央对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成果的充分肯定,体现党中央对福建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地位和作用的高度重视,是对福建发展的极大关心、支持和期望。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海峡西岸经济综合体。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后发优势,有利于形成服务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有利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坚定了新时期福建发展的前进方向,极大地鼓舞全省人民的信心和斗志,指导我们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拓展新作为,实现新跨越。

   1、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十五”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6%,200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648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8343元,折美元超过2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6.3%,达786.8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达431.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5%,累计完成投资8122亿元,2005年投资率比2000年提高了7个多百分点。

   3、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相继建成福宁、漳诏、三福、漳龙、邵三等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865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1210公里,提前一年于2004年实现各设区市通高速公路目标,开工建设龙长、浦南、泉三高速公路和长乐机场高速一期;建成赣龙铁路,开辟第四条铁路出省通道,新增铁路159公里,铁路正线公里,开工建设温福、福厦铁路;港口吞吐能力超亿吨,新增3500万吨;电源电网建设得到加强,电力装机总量达1758万千瓦,新增发电能力714万千瓦,新增500千伏线、对外开放得到新拓展。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我省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不断拓展,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6%,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45亿美元,大型外资项目明显增加,利用外资质量明显提高;闽台合作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扩大到全省;闽港澳经贸关系更加紧密,闽港八大合作平台建设和闽澳四项合作全面推进。5、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科技研究开发和项目成果产业化取得新进展,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位居全国第10位,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位居全国第9位,专利授权量居全国第8位。教育事业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实现新跨越,调整组建普通高校47所,高考录取率达70.9%,比2000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共121个;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改造危房180万平方米;启动实施高校政府助学金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两免一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得到加强,基本建成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等其他社会事业发展也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保持安定稳定。

   6、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果。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五江两溪”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行业环境整治得到加强,全面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改革,建成投产一批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重大工程项目,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从全国的第18位、第6位上升到第10位和第4位,森林覆盖率达62.9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7、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制环境进一步改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和除烟叶外的所有农业特产税,建立订单售粮直补、良种补贴、最低收购价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机制。林权制度改革稳步实施,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取得新突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宏观调节体系逐步健全。

   8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300元和4440元,年均实际增长9.7%和5.1%;消费需求升级换代,旅游、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保持旺盛,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1%,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镇、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1.0%、46.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基本建立起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协同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十五”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是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抢抓机遇、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我省新一轮发展实践中,省委、省政府根据新的形势,立足新的实践,不断探索福建新一轮发展的思路,形成“四个推进”的指导思想、“四个基本”的目标任务和“四个关键”的工作要求,推出实施八项重要举措,全面构建九大支撑体系,全省上下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这些都为“十一五”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从2000美元向3000美元跃升。发展经验表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0-3000美元的阶段,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新的环境和形势给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我省的基础条件,“十一五”我省既面临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1、面临的机遇。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产业转移加快的趋势更加明显,有利于我省利用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加快,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有利于我省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转移,扩大了消费群体,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我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经济增长点。随着海峡两岸关系新的变化,福建的对台地位作用更为凸显,两岸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正在加快拓展,国家更加重视和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我省在服务祖国统一大业中争取更大作为。“十五”计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改善,为“十一五”发展打下坚实物质基础。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思路不断完善,全省上下谋发展、求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有利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凝聚全省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2、面临的挑战。在看到加快发展重要战略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增长将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由基本建立走向不断完善,社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在这战略转型期间,我们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我省经济实力还不雄厚,受国际贸易壁垒、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抗风险的能力不强,加快发展面临较大压力;资源短缺日益突出,环境压力加大,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消除,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能力不强,持续发展受到较大制约;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面对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发展环境,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以应对风险的气势、攻坚克难的精神、谋求发展的意识、服务大局的合力,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制定和组织实施“十一五”规划,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国民经济加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力求发展有更大作为、人民福祉有更大改善,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按照“四个推进”、“四个基本”、“四个关键”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把福建建设成为促进祖国统一的前沿平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创新型省份,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过“十一五”奋斗,经济社会全面繁荣新成就进一步展现,开放型经济新格局进一步确立,统筹协调发展新局面进一步拓展,到201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九大支撑体系基本形成,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培植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利用外资的质量继续提高;闽台合作实现新突破,区域经济联系进一步扩大;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就业总量持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继续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条件显著改善;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体系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具体指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力争更快更好,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0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8000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9:51:4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5%;城镇化率52%。

   ——财政收入增长保持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相适应,财政总收入超过1200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超过700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 ——年均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以上(可比口径),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2%。 ——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基数内;城市(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达60%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总人口控制在3678万人以内(不含流动人口);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 ——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00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50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80%。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

   规划指标的属性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凝聚了全省人民意愿的战略意图,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其中的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 ▲预期性指标是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通过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财政、货币、产业、投资和价格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意志的指标,是省级人民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地方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和谐平安、服务全局”的基本态势,按照“准确定位、主动融入,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互动联动、统筹协调”的基本格局,发挥区域优势,完善整体功能,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发挥福州省会中心城市的重心作用,增强服务全省的带头示范效应;发挥厦门经济特区的龙头作用,增强先行先试的辐射带动效应;发挥泉州充满活力的创业型城市的支撑作用,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的拓展效应。以福州、三明、莆田、南平、宁德的发展壮大闽东北一翼,以厦门、漳州、泉州、龙岩的发展壮大闽西南一翼,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紧密对接、联动发展。加强两岸三地联系,促进闽台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闽港、闽澳经济的紧密合作,进一步形成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区域。依托大型港湾,壮大临海产业集群,推动以港兴城,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经济增长极,促进海峡西岸城市群加快崛起。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协调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推进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与条件,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品牌农产品,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建立和完善产加销一体化的高效产业体系,建立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广新型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到201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畜牧、园艺、林产和水产四大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

   1、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继续实施“良种工程”,以增强粮食的品种储备、技术储备能力为重点,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加快培育综合性状好、能够被市场认可的粮食新品种,重点扶持国家级原种基地、省级以上优良品种的繁育与推广、高校及科研单位良种开发项目、区域性重要农产品的更新换代及繁育推广、县级以上国家良种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县建设,努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增强粮食储备能力,提高粮食加工能力。“十一五”时期,口粮储备保持在150万吨,力争粮食自给率保持在50%,确保500万亩粮食应急用种量储备。

   2、建设三大特色产业带。走农业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发展道路,重点建设闽东南高优农业、沿海蓝色农业、闽西北绿色农业三大特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发挥该区域地处南亚热带、自然条件好、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等优势,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节水农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的现代农业,发展外向型农业。到2010年,基本形成主导产业突出、高科技农业快速发展、设施农业发达、农产品加工体系健全、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高优农业产业带,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基地。沿海蓝色农业产业带。以环闽东、闽中、闽南三大渔场近岸海域为依托,按照主攻养殖、发展远洋、深化加工、拓展第三产业的要求,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渔业生产加工区,培育壮大现代海洋渔业经济体系。到2010年,基本形成功能分工明确、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海洋渔业区域发展格局,培育3-4个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出100亿元以上、8-10个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出50亿元以上的海洋渔业经济强县(市、区)。

   3、培植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强化品牌意识,扶持与保护优势特色农产品,推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扩大名牌产品的影响力,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大力推广立体循环种养模式,不断壮大畜牧业、园艺业、林产业、水产业,积极发展水产品、畜禽、笋竹、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烟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

   畜牧业。改进畜牧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大力实施畜禽良种、畜产品深加工和动物保护工程,重点建设畜禽原种场、畜禽资源保护场及国家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省种畜禽拍卖场、种畜禽测定与遗传评估中心、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生物安全实验室、出口基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等项目,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依托畜禽主产区,建设一批富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园艺业。突出发展高品质、有规模、有特色、有品牌、有效益的茶果、花卉、蔬菜、食用菌、绿化苗等园艺产品,抓住园艺作物种苗繁育和提高园艺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环节,建设一批省级园艺作物种苗繁育基地和一批以优质水果、茶叶和蔬菜出口为代表的优势特色园艺生产基地,进一步培育壮大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闽东绿茶、平和白芽奇兰等知名茶叶品牌。大力推广结构调整及配套技术、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技术、产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

   林产业。着力推进生态保护、资源培育、产业发展,不断完善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林业。组织实施林业“三五工程”建设,即:建设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生物多样性、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森林灾害防治等五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丰产竹林、速生丰产林、珍贵树种和名特优经济林、种苗和花卉、森林食品和药材等五大林业基地工程;培育壮大制浆造纸业、林产化工业、人造板工业、木竹制品工业、森林旅游业等五大林业支柱产业。

   水产业。突出抓好水产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培育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科经教相结合的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和渔用饲料等产业链。在水产养殖上,重点拓展湾外浅海和大水面养殖,形成一批优势区域水产品养殖基地,大力发展设施渔业、生态渔业和观光渔业,推广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模式。在远洋渔业上,重点发展大洋性远洋渔业生产,建设福州马尾、厦门东渡、泉州石狮、漳州东山、宁德三沙等远洋渔业基地。在水产精深加工业上,建设一批水产品加工示范区,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4、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推动一批现代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技术含量高的食品生产和深加工产业集群。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龙头企业实施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带动作用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示范项目。“十一五”时期,每个主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形成3-5个有较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区或示范区,拥有3-5家年产值超亿元或超10亿元以上具有明显区域带动作用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培育3-5个在全国甚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品牌。

   5、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积极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缓释氮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大力开发和鼓励更多使用低污染、无污染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大力推行农产品出口基地备案制度,推广良好农业规范。完善检验检测手段,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健全农产品准入机制,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开展重要农产品质量认证,实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识制度,重点建设省农产品质检中心二期工程和四级质检机构网络工程,建成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1、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巩固提高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对所有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实施农村教师培训计划,鼓励城市各单位智力支农,实行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交流制度。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建立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新型合作医疗补助制度。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场所建设,发展农村通信,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鼓励城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机构和人员到农村开展服务。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邮电通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城乡衔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资源共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实现全省建制村通自来水。继续实施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基本实现所有乡镇通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目标。加快实施农村渡改桥工程,抓紧对农村危桥和灾害路段的改造。推进农村公路通班车工程,配套车站设施建设。在闽西北、闽东苏区、老区和经济欠发达县率先开展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普及农村沼气,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2、建设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完善农副产品营销服务、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动植物病虫害防控服务和农业生产资料服务等五大体系。整合农村社会化服务资源,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把农村社会化服务中的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道路。加大农村市场建设的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营销体系,培育发展专业性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扩大和规范订单农业。整合农村商业资源,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改造提升农村传统集贸市场,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逐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消费。积极扶持发展产业协会、技术协会、营销协会等新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统一技术标准的信息网络支撑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三农”服务网,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把信息及时送到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手中。因地制宜建立与当地农业配套的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农业育种、种(养)植、病虫害防治、加工、市场等提供信息服务。

   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整合各级政府财政支农资金,以政府投资补助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以加强组织动员为纽带,以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逐步建立有效保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10年实现全省初级水利化,全省农业用水保证率达到75-90%,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0万亩,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5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100万亩。 1、改善农村水利设施。继续实施“六千”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初级水利化县建设,认真抓好农业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水毁水利工程修复、田间排灌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等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为重点,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推广和普及喷、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标准化渠道建设,搞好渠道防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广管道输水。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水利设施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建立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水利设施投工投劳,鼓励民间资金投资兴建小型水库、小山塘、山地蓄水池等山地水利工程项目。加大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力度,搞好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好中心小城镇堤防加固和河道清淤清障。

   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组织开展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重点产区的基本农田标准化建设,提高示范带动引导效应。以商品粮基地县为重点,加大土地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中低产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年十万亩旱片整治工程,推进百个重点旱片整治,提高建设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比例。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大力实施沃土培肥工程、耕地修复工程和防治耕地环境污染工程,推进土地开发整理,重点抓好农田整理、农村废弃宅基地整理和土地复垦工程。科学规划,合理稳妥推进围垦工程建设,重点建设泉州外走马埭、福清东壁岛、莆田澄峰、霞浦福宁湾、漳州古雷等围垦工程项目。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工业推动、城市带动,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高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和非农就业比重,拓宽农民非农收入渠道和来源,建立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快农民致富步伐,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1、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积极引导扶持农村立足当地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科技应用型工业企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引导农村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制和股份合作等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加快发展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等民营经济。大力推进农业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农业利用外资规模,增加农产品出口。

   2、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积极引导和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改善农民进城务工创业环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场就业新机制,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加大力度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大规模开展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的科技致富、市场竞争和自主发展能力。

   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力,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着力解决乡村建设的杂、乱、脏、散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乡村建设管理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建制村重组整合,撤并分散的自然村,改造空心村,建设中心村,实现人口、产业、资源要素集聚和基础设施共享,形成社区化管理和服务新格局。加强宅基地规划管理,大力节约建设用地,分期分批推进村庄整理,拆违房、拆空房、整旧房、建新房,整治村容村貌。积极推进农村样板房建设,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开展“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继续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示范工程,做到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置,生产和生活污水规范化排放,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加大“一池三改”推广力度,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有机肥项目,促进农村家居环境清洁化、家庭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专栏五:新农村建设相关名词解释▲“五江两溪”: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敖江、木兰溪、交溪(赛江)。 ▲农村路网“年万里”工程:到2010年建设四万多公里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确保全省每个建制村有一条硬化公路通往乡镇或主要干线; ▲水利“六千”工程: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千万亩节水工程、千万方山地水利工程、千座水库保安工程、千公里河道清水工程、千万亩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到2010年基本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从2005年开始,力争用三年时间,在全省广大乡村培育“农家店”,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实施农村计划生育贡献奖励制度,对只生一个女孩且符合再生育条件自愿放弃生育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农村居民夫妻,夫妻双方每个每月奖励30元,从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当月起发放,直至夫妻年满60周岁,转入享受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直至亡故为止。 ▲“一池三改”:推广沼气池和改圈、改厕、改厨。 六、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完善征地制度,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完善相应配套政策措施,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实行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新增财力的使用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壮大乡村财力,逐步化解乡村两级债务,防止新债的发生,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认真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完善工作,探索建立林权证抵押贷款机制,加快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全林区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与补偿机制。改革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体制。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健全“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工作制度。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切实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性金融企业,推广农村信用,建立支农贷款风险基金,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制度。积极稳妥推进乡镇区划调整,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坚持发展与调整有机结合,在发展中推进调整,在调整中促进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强化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把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10年,基本形成主导产业、基础产业、新兴产业相互配套、分工协作、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结构,初步建成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海洋经济强省。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大对制造业的投资,提高制造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提高能够引导和促进产业壮大的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比重,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把福建建设成为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十一五”时期,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10年达5000亿元以上。 1、壮大三大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关联性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和骨干项目,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信息、石化、机械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20%、18%和15%,到2010年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0%以上。

   信息产业。加快建设国家级福厦沿海信息产业基地,努力实现我省从信息产业大省向信息产业强省的转变。以加强园区建设为载体,重点培育壮大福州(马尾)显示器件、福清显示器、厦门半导体照明、泉州微波通信、莆田液晶显示等五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加快发展漳州智能小家电、福州长乐光电子、三明将乐石英谐振器件等新兴产业园区。积极发展新型显示器及显示器件、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移动通信产品、新型元器件等主导产品,拓展龙头产品产业链。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及测试产业,壮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等离子显示产品和液晶显示产品、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芯片、封装和应用产品、光通信产品、新一代网络交换机及路由器和片铝电解电容器等项目。

   机械产业。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强化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汽车、修造船、飞机维修、工程机械、机电设备、环保设备等,提高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及环保技术等运用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提高设备国产化和本地化水平,振兴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要扩大和提升闽台合作规模和层次,加速与国内外大汽车集团的战略联合,重点推进东南汽车、厦门金龙客车和泉州、龙岩、永安卡车与特种车以及戴-克项目、厦门汽车城等项目建设,形成闽东南和闽西北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船舶工业要加快泉州船厂等项目建设步伐,推进民营修造船企业发展,将我省建成全国修造船基地之一。工程机械要着力提高制造技术水平及产品开发能力,加快工程机械、港口机械和纺织机械优势产品与配套产品的发展,建立较为完善的专业化协作配套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工程机械生产基地。进一步做大厦门太古飞机维修基地,促进福州、宁德等电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纺织服装鞋业。加强技术研发,注重发展高级面料,提高差别化、功能化、特种纤维的比例和印染后整理技术水平,积极开发生产时装、休闲装、针织服装和制鞋等产品,发展壮大已获得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的服装鞋业品牌企业,建立跟踪世界领先水平的质量测控中心和研发机构,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贸易等为一体的我国纺织服装鞋业中心。重点建设一批纺织服装鞋业骨干项目和新兴纺织服装鞋业基地。

   建材工业。鼓励发展日产2500吨及以上熟料新型干法水泥,加快淘汰立窑等落后工艺,重点建设福建水泥股份公司改扩建、将乐和漳平红狮水泥、永定国产实业水泥等项目。继续发展壮大具有区域特色的石材、建筑陶瓷和水暖器材等优势产业,着重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浮法玻璃及其深加工,重点建设福建电气硝子玻璃纤维等项目。冶金工业。合理开发省内矿产资源,积极利用省外和国外矿产资源,加快发展冶金高端产品。调整优化钢铁工业结构,积极推动省内骨干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和国内外大公司的合作,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优质钢铁产品。积极稳妥发展铜加工业,提高铜冶炼技术水平。推进铝、钨等有色金属行业向精深加工发展,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重点建设三钢中厚板、福建明光冷轧薄板带、马坑铁矿扩建及后加工、紫金矿业铜冶炼加工、厦门钨业制品深加工、瑞闽铝板带热连轧等项目,争取国家规划布点漳州特殊钢、宁德漳湾千万吨钢铁等骨干项目。

   林产工业。大力推进林纸、林板一体化,充分发挥我省山地资源和气候条件优势,加快发展速生丰产林,建设一批原材料基地,鼓励省内造纸企业联合,支持发展低定量新闻纸、高档包装纸、特种纸、定向结构刨花板及木竹材深度加工等产品。重点推进临港大型林浆纸项目,建设南纸、青纸、邵武中竹等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和永安林业、大亚木业、福人木业等资源综合利用的一批木竹加工骨干项目,建成全国主要的林产加工基地。

   集成电路产业。创造条件引进国内外知名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及测试企业,着力提高集成电路设计的能力和水平,适时引进封装测试、硅抛光片生产线及其他配套产品项目,壮大集成电路产业群,把我省建成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协作配套、人才培养的配套完善、产业链紧密的海峡西岸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重点建设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争取引进外资8英寸芯片及外延片等项目。

   软件产业。以福州、厦门软件园为依托,以发展应用软件为基础,鼓励自主创新和新技术跟踪,加强与台湾软件产业合作,重点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平台、产品智能化嵌入式软件、文化娱乐教育软件、网络安全软件及中间件。积极推动信息系统集成、信息内容提供、软件外包、咨询、维护等服务,推进Linux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各行业的应用,集中力量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软件产品,培育若干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软件企业集团。

   生物技术产业。重点培育优质、高产、抗逆的水稻、甘蔗等农作物以及林业、畜牧、水产新品种,发展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和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疫苗、诊断试剂,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化学原料药、化学合成药、海洋药物、现代中药和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纯化,发展新型酶制剂、新型氨基酸等发酵工程产品。开发抗癌基因新药K-22、工具酶系列产品、重组戍型肝炎疫苗、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诊断试剂、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快速诊断试剂、现代医用诊疗设备、超级杂交稻品种选育、高优多抗糖能甘蔗等项目。

   4、全面增强产业集聚能力。以各类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和项目组团建设为载体,完善区域协作、科技研发、金融服务、品牌创建、市场营销、现代物流、行业协会等平台建设,加快产业集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培育形成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的产业集群。以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大型项目为依托,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一批战略型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产业竞争力。以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为抓手,发展纺织服装、鞋业及其他轻工业和建材、林产、冶金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扩大制造规模,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新型产业基地发展,突出抓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培育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发挥产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为依托,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带动农村工业化发展。到2010年,全省形成6-8个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总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30个能参与国内产业分工并处领先地位、总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以及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

   5、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着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围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围绕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整合科技优势资源,在若干产业领域努力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围绕先进制造技术和工艺推广运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研发、制造和成套能力。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机制、创业投资机制、人才汇集机制等三大创新机制,优化科技创新和创业环境。

   6、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大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力度,着重从生产过程、企业管理、流通领域等三个方面提高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重点支持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应用嵌入式软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先进控制技术、集散控制技术、柔性制造系统、模糊控制技术等;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各种先进实用的信息系统;支持企业完善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重点支持区域性或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完善应用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信用与安全体系建设。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汇总和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等建设。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深化改革、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市场,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打破垄断,放宽准入,建立健全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加快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充实完善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的比重。“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到2010年突破4000亿元,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8%以上。 1、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统筹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化物流园区,扶持培育一批大中型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加快建设粮食、医药、成品油、农资和林产品等现代专业物流配送网络。在产业集群特征明显的工业园区、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优势突出的地区,扶持建设一批主要原材料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专业物流配送中心。改造和整合工业、商业、运输、物资、仓储等企业的闲置厂房、仓库、设备、设施等,加快传统物流企业转型,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发展一批大型化、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企业,推动有条件的运输、仓储和代理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在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出口监管仓库或保税仓库。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到2010年,全社会物流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17%。 2、改造传统服务业。引进先进理念、先进组织管理方式及先进适用的技术与标准,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商贸、餐饮、交通运输、邮政等传统服务业的改组改造,全面提高我省传统服务业的组织化、现代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建立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套的快速客货运系统,提升城际和城乡公共运输水平。大力发展商贸、餐饮连锁便利店、连锁专业店和专卖店,稳妥发展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和仓储式商店。鼓励发展特许经营,支持特色突出、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老字号企业发展特许经营网络。鼓励建设和提升改造一批农产品、工业产成品和生产资料交易市场,重点支持与产业集群发展相配套的专业市场的建设与改造,扩大交易规模和辐射范围。鼓励城市农贸市场进行生鲜超市化改造。

   3、加快发展旅游经济。充分发挥我省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对台旅游区位优势,突出“海峡旅游”主题,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实施旅游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旅行社等大中型骨干旅游企业的培育和建设,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延伸旅游产业链,壮大旅游产业经济,建设并形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海峡西岸旅游区。统筹开发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四大旅游产业集群,即以武夷山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泰宁世界地质公园、茫荡山—延平湖、将乐玉华洞、永安桃源洞及邵武和平古镇等旅游景点景区为重点,打造以武夷山为中心的闽北旅游产业集群;以福州昙石山文化遗址、三坊七巷、船政文化、莆田妈祖文化、九鲤湖、宁德白水洋、畲族风情、太姥山、三都澳等旅游景点景区为重点,打造以福州为中心的闽东旅游产业集群;以厦门鼓浪屿、香山国际游艇码头、泉州海丝文化、崇武旅游度假区、漳州滨海火山、赵家堡、花博园、东山旅游度假区等景点景区为重点,打造闽南旅游产业集群;以冠豸山、古田会址、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福建土楼等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旅游等景点景区为重点,打造以龙岩为中心的闽西旅游产业集群。实施旅游精品战略,重点开发滨海、生态、红色、文化等旅游产品,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吸引力、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加强旅游区域协作,加大旅游市场促销力度,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市场格局。到2010年,实现旅游收入与接待人数双倍增,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1亿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0%以上。

   4、促进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和引导,扩大住房有效供给,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积极培育住房有效需求。调整房地产开发投资结构,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加大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加快建立完善适合中等收入家庭的普通住房、适合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住房、适合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适合外来务工人员的出租公寓的住房和适合高收入家庭的高档住房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切实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积极发展房地产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进一步发展壮大建筑业,培育若干竞争力强的建筑骨干企业,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发展建筑标准件,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完善工程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规范建筑市场。到2010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平方米。

   5、积极发展金融保险。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积极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加快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大力推进金融创新。积极引进省外及境外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到我省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发展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培育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积极推进商业票据、债券、外汇、基金等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稳步培育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和产权市场。拓展各种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存款保险和特殊风险保险等保险新业务,创新保险营销方式,适时开展国内外联保,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保险服务体系。

   6、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把社区服务业网点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合理布局建设便民利民社区服务业网点,整合、改造现有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创新社区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设规模较大、信息化水平较高、市场化运作的综合性社区服务机构,建立社会共同参与、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服务门类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不断拓宽社区服务领域,推进社区社会福利型服务向产业化服务转变,使社区服务业在改善居民生活、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施较好、服务配套的综合性老年服务机构,推进老年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逐步完善老年服务体系。

   7、大力发展商务服务。在加强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准入制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广告会展、信息咨询和法律服务等商务服务业,积极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商务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转换的需要,加快商务服务领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行政部门所属中介服务机构的脱钩改制。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发展商务服务业,引进一批境外知名的商务服务机构。

   坚持陆海联动,以滨海城市和陆域经济为依托,以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发展为突破口,以科学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海洋产业发展,形成海岸、海岛、近海、远洋多层次的海洋开发格局,把我省建成特色明显的海水养殖基地、海洋制造业基地、滨海旅游基地以及海洋科技创新和教育基地。“十一五”时期,海洋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6%,到2010年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8%以上,推进我省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 1、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积极推广名优新品种和生态养殖模式,加快组建一批远洋捕捞的龙头企业和建设海外基地,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长水产品加工产业链,促进海洋渔业从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船队,开辟新的远洋国际航线,强化以物流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以港口物流现代化提升海洋运输业。加强滨海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培育发展集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历史文化、都市体验为一体的滨海旅游业。建设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出口船舶、游艇和各种大中型船舶修造,带动形成船用机械、机电设备等配套产业链,打造现代船舶修造业。跟踪国内外海洋产业领域拓展的趋势,积极培育海洋药品和保健食品、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科技推广与信息服务等产业。

   2、有效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加强对现有11个海洋自然保护区和3个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的建设、监督与管理,加强闽江口、福清湾、泉州湾、九龙江口、东山湾等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建设,建立滨海湿地生态保护区,推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中国南部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项目建设,初步形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海洋生态保护区网络。通过采取增殖放流、封岛栽培、人工鱼礁建设等生态修复手段,提高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养护和恢复渔业资源。继续实行伏季休渔制度,减少捕捞强度。强化对深水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加强岸线资源开发与后方陆域开发的衔接,有效发挥岸线资源的综合功能。合理开发滩涂资源,科学确定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内的滩涂围垦规模。坚持“大岛建、小岛迁、有条件的陆岛连”的原则,分类推进岛屿资源开发利用,加快重要陆岛连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建制乡以上海岛的开发条件,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健全和完善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灾害预警系统,严格入海污染物排放,治理和改善海域生态环境。

   3、积极发展海洋科技。坚持科技兴海,强化科技对海洋产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优化海洋科技资源配置,争取建立国家南方海洋科研中心,构建海洋高新技术研发基础平台。针对我省海洋生物育种、海产品精深加工、海洋活性物质提取、海洋药物、海洋化工、海水利用、风能及潮汐能等重点开发领域的科技需求,提出中长期科技攻关项目,组织实施科技攻关,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开展海洋科技成果交流活动,促进海洋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的对接,推介、引进、消化一批海洋科研成果,促进海洋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提高先进适用科技在海洋开发主要领域的应用推广率。加强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海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4、优化海洋开发格局。围绕构建海岸、海岛、近海、远洋等多层次的海洋开发格局,紧密结合临港工业发展和沿海城镇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海岸开发。实施中心区域带动战略,培育一批海洋经济总产值超100亿元的海洋经济强县(市)以及一批海洋产业产值超过10亿元的海洋龙头企业,形成厦门、福州、泉州、莆田、宁德等海洋产业集聚区,加快开发诏安湾、东山湾、同安湾、兴化湾、罗源湾、福宁湾、福清湾、三都澳等海湾及平潭岛近岸海域海洋牧场,积极利用湾外浅海资源,带动海洋经济发展。

   进一步推进交通、能源、防灾减灾体系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从“有效缓解”转向“基本适应”或“适度超前”,从单纯的数量扩张转向质量并重、建管并重和科学发展,从为经济发展配套服务转向引导促进经济发展转变,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按照以人为本和畅通快捷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加快建设连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国家和省级干线公路和民航机场的客货运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增强综合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和国防交通保障能力。 1、海峡西岸港口群。充分发挥港口资源、区位优势,把港口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和福州、湄洲湾(南、北岸)主枢纽港,积极发展宁德港、漳州古雷港,逐步形成面向世界、连接两岸三地、促进对外开放、服务临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规模化、大型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海峡西岸港口群。统筹规划,加快建设海上运输大通道,重点建设大型集装箱、油气化工、煤炭矿石、工业港区四大港口运输系统,推进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与口岸、物流配套体系建设,提高为发展大型临港产业聚集区服务的能力。推进闽江航道综合整治,加强闽江沿岸城市内河码头和陆岛交通建设。到2010年,基本形成福州、厦门两个亿吨大港,全省港口吞吐量达3亿吨以上,其中集装箱1200万标箱。 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通过厦门湾港口一体化整合,扩大规模,提升水平。重点建设东渡、海沧、嵩屿、石码、招银港区规模化、大型化、专业化集装箱作业区,后石港区大型能源、化工深水泊位,配套建设全天候接纳第六代以上集装箱船的出海航道,以厦(门)成(都)、厦(门)沙(县)两条高速公路、赣龙厦和鹰厦两条铁路带动厦门港开拓纵深腹地,落实港区联动政策,利用综合优势发展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把厦门港建成以国际集装箱干线运输为特色的国际航运枢纽港。

   福州主枢纽港。重点开发外海深水港区。江阴港区以西部作业区大型集装箱码头、东部作业区冶金深水泊位为主;罗源湾港区以可门作业区、将军帽作业区大型能源、矿石深水泊位为主;闽江口内和松下港区分别以长安、洋屿作业区内贸集装箱运输和滨海工业区临港工业泊位为主。建设罗源湾30万吨级、江阴20万吨级深水航道和闽江口通海航道。积极参与全国大型干散货物流的港口中转储备布局,以福银和京台两条高速公路、向莆和鹰厦两条铁路带动福州港开拓纵深腹地,把福州港建成以大型干散货运输中转为特色的国家主要港口。

   湄洲湾(南、北岸)主枢纽港。打破行政区划,合理分工,统筹协调南、北岸港区建设。湄洲湾北岸依托LNG项目、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和加工区等项目,带动秀屿港区开发和东吴港区的起步,并配套扩建湄洲湾大型深水航道。湄洲湾南岸依托福建石化基地、泰山石化物流,建设大型石油化工泊位和液体散货物流中转储备基地。以泉州区域经济为依托,重点发展石湖作业区国内集装箱中转运输和秀涂作业区临港工业泊位,浚深泉州湾5万吨级航道。以泉(州)南(宁)、湄(洲岛)永(春)两条高速公路、向莆和漳泉肖两条铁路带动湄洲湾港开拓纵深腹地,把湄洲湾(南、北岸)港建成以大型液体散货中转和重型石化以及内贸集装箱运输为特色的主枢纽港。

   宁德港。以吸引大型临港工业布局建设带动港口开发,重点依托三都澳大型深水港资源,近期起步开发建设三都澳城澳和溪南港区,配套建设大型深水公用航道、港区的疏港路网和口岸联检等公共设施。积极推动宁(德)上(饶)高速公路和宁(德)衢(州)铁路的规划与建设,为加快港口发展创造条件,加快把宁德港建成区域性重要港口,并积极向综合性、跨区域服务的港口发展。漳州古雷港。配合古雷半岛临港工业发展,加快开发建设古雷港大型深水泊位,建设疏港公路、铁路和口岸联检等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古雷港区至武平高速公路,促进港口腹地开发,合理开发东山、诏安、云霄等其他港区,加快建设成为区域性重要港口。

   2、快速铁路网。按照构筑快速通道,完善区域路网,改造既有线路,配套港口支线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全省铁路网建设,加快建设高标准、大容量的铁路大通道,融入国家铁路网,强化与国家干线铁路的联系,使福建从国家铁路网络的末梢变为重要通道和交通枢纽。加快构建省内“二纵三横”铁路环网,统筹规划建设福州、厦门等现代综合交通枢纽,逐步实现全省主要港区、重要工业基地通铁路,形成连接各大经济区、开拓纵深腹地、加强区域协作的铁路网络。加快推进由温福、福厦和厦深铁路构成、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的沿海快速铁路通道,开工建设连接中西部地区的龙厦快速铁路通道、连接中北部地区的向莆快速铁路通道,加快改造提升横南、鹰厦、外福、漳龙和漳泉肖铁路,支持利用多元化投资建设一批铁路专用线。开展永(安)长(汀)、宁(德)衢(州)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到2010年全省铁路进出省通道增至6个以上,铁路正线、高速公路网和干线公路网。以加快建成骨干通道、提高公路等级、完善公路网络、扩大通达覆盖面、增强普遍服务为重点,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充分发挥公路运输的沟通衔接多种交通方式、区域性运输主体等重要作用。继续推进“三纵八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建设,加快建设中心城市绕城高速公路,配套建设高速公路支线和连接线,实现各县(市)一小时内通达高速公路,逐步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重点建设龙岩至长汀、浦城至南平、泉州至三明、永安至武平、宁德至武夷山(闽赣界)高速公路,福州机场高速公路二期,莆田至秀屿、武夷山至邵武高速公路,以及中心城市绕城高速公路等;积极推进福厦漳高速公路复线、厦门海沧至漳州、松溪至建瓯、永安至宁化、莆田至永春、漳平至永定、古田至闽清、漳州至永安等高速公路和疏港高速公路支线的前期工作,适时建设。普通公路要加快“两纵两横”国道、“八纵九横”省道的建设改造,逐步完善干线公路布局。重点建设福建滨海通道(省道201线)、厦门东部跨海通道、福州湾边大桥、泉州晋江大桥、厦门公铁大桥、平潭海峡大桥、厦漳跨海大桥,以及市县行政中心通往高速公路、机场、沿海港口和重要旅游景区等重要交通枢纽的主要公路,积极推进湄洲岛、泉州湾跨海通道等大型桥隧工程的前期工作。到2010年,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农村公路、枢纽站场配套完善的公路网络体系,二级以上公路进出省通道增至20个以上(其中高速公路5个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000公里以上。

   ▲“三纵八横”高速公路网:“一纵”:即沈海高速(福鼎—诏安);“二纵”福州至诏安公路;“三纵”长深高速(松溪—武平)。“一横”京台线(浦城—东吴港区);“二横”宁武线(宁德湾坞—武夷山);“三横”福银线(闽侯—邵武);“四横”泉南线(晋江—宁化);“五横”厦成线(厦门—长汀);“六横”厦门至三明公路(厦门—沙县);“七横”云霄至武平公路;“八横”漳州—华安—漳平—永安公路。 ▲“八纵九横”省级干线公路网:八纵指省道 S201至S208;九横指省道S301至S309的绿色通道建设。 二、构建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按照优化结构和多种能源互相补充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本省煤炭、水电等能源资源,充分利用良好的深水港条件,大力引进煤炭、石油、液化天然气等省外、国外能源资源,加快发展核能利用,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坚持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以高压输变电主网架为重点,完善输配电网体系,建设坚强可靠的现代化电网。坚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大力开展节能工作,强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节能型社会。加强能源战略储备和能源应急保障工作,构建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我国沿海重要的能源基地。

   1、电力。把电力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加快电力产业化发展步伐,以电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电力结构调整,优化电源点布局,加快负荷中心电源建设。利用沿海港口条件和厂址资源,合理布局建设大型港口火电厂和核电站。重点建设福建LNG总体项目一期(包括LNG接收站和输气干线,及其配套的莆田、晋江、厦门东部三个燃气电厂和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五个城市燃气管网工程)、福建核电站一期、宁德电厂一期、可门电厂一期、江阴电厂一期、尤溪街面水电站、后石电厂7号机组、华能福州电厂三期、罗源电厂一期、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宁德洪口电站项目。积极做好龙岩坑口电厂二期、宁德电厂二期、可门电厂二期、泉州南埔电厂二期、永安火电厂改扩建、漳平火电厂改扩建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获批。到2010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电力装机结构比例为水电33%、煤电54%、气电11%、风电2%。 2、电网。坚持电网与电源相协调,扩大电网规模,优化电网结构,合理电网布局,结合大型电源送出需要和加强受端骨干电网的要求,加快全省500千伏大环网和220千伏输变电系统建设,进一步改造完善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促进发输配电协调发展,各等级电压电网配套衔接;加强与周边省区电网的联系,争取国家规划扩建福建与华东电网、新建福建与南方电网的高压、特高压联网工程,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抗风险能力,努力把福建电网建成与电源协调发展、满足用电需求、结构坚强合理、等级层次分明、运行调度灵活、安全可靠稳定的现代化电网。重点建设沿海重负荷区500千伏主网架向闽西北延伸电网工程和中心城市的500千伏变电站。新建海沧、东台(福州南)、泉州北、惠泉、漳州、三明、南平、宁德、龙岩、连江等500千伏变电站,扩建福州500千伏变电站。到2010年,全省500千伏线; 3、新能源。贯彻《可再生能源法》,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加强新能源资源调查、勘探和评价,优先开发技术比较成熟、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前景比较好的新能源品种,近期以风力发电为重点,兼顾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建设平潭风电二期、漳浦六鳌风电二期项目,加快推进莆田、古雷、东山、霞浦等风电项目和延平沼气热电联产等项目前期工作。到2010年,全省风电装机容量达60万千瓦。

   4、能源储备。加强煤炭资源勘探,增加资源储量,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加强调控,合理利用我省煤炭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建立规范的煤炭资源开发秩序,建设一批规模化煤炭生产基地,全省煤炭年产量保持在1500万吨左右,尽可能延长本省煤炭稳产期。加强省际和国际能源合作,积极开拓省外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来源,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渠道和能源生产供应基地,利用我省沿海深水港条件建设煤炭中转储备基地,争取国家布点建设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和规划建设沿海输气(天然气)、输油(成品油)管道建设,建立能源储备体系,增强能源储备保障能力。

   1、江海堤防。继续推进“五江两溪”干流为重点的江河堤防工程和洪水预警报系统升级改造,建立健全防台风预警预报系统和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巩固提高流域防洪能力,健全完善城市防洪体系。续建闽江下游南港北岸、闽江上游沙溪段防洪二期、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汀江流域防洪三期等防洪工程,新开工建设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防洪排涝、闽江上游建溪防洪工程、富屯溪防洪工程和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整治二、三期等防洪工程。加快中心城市排洪排涝设施建设,加强内河综合整治,强化中心城市防内涝能力。继续推进县级城区排涝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莆田木兰溪南北洋平原、晋江市晋东平原、九龙江平原等排涝工程。继续推进海堤加固四期工程建设,启动海堤加固五期、六期工程,完成保护千亩以上外海段的海堤强化加固工作,提高我省抵御风暴潮的能力,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洪防潮工程体系。

   2、蓄水调水。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在流域中上游和水资源紧缺地区建设一批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综合功能的大中型水库,构筑水资源安全保障基本框架,新增库容5亿m3。加快规划建设闽江“北水南调”工程和九龙江调水工程,建设一批具有跨区域、跨流域、跨时空调节功能的大中型蓄、引、调节水利枢纽工程。重点建设仙游金钟、长泰枋洋、德化碧坑等三大水利枢纽工程,以及连江黄岐半岛、莆田平海湾、漳州东山和古雷等一批海岛与半岛供水工程。 3、水利除险保安。继续推进千座水库保安工程建设,启动水闸除险加固工作,到2010年基本消除重点病险水库和大中型水闸的安全隐患,全面完成各类病险库加固任务,实现95%以上大中型水库和水闸的正常运行。重点建设惠女、东方红、亚湖、东溪、三溪口、岭里、溪西、金涵等40个大中型病险水库及九龙江北溪水闸、云宵漳江水闸等加固工程。

   4、渔港(避风港)。重点建设石狮祥芝、连江黄岐、晋江深沪、东山大澳、福鼎沙埕、霞浦三沙、泉州崇武、诏安赤石湾等中心渔港和福鼎嵛山和秦屿、霞浦西洋和石湖、罗源迹头、石狮东坡和梅林、莆田石城和秀屿文甲、云霄山前、东山澳角等一级渔港,建成一批二、三级渔港。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国家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为重点、以海岛型渔港、二级渔港和三级渔港为基础的渔港防灾减灾体系。

   5、沿海防护林和生态公益林。重点抓好东山、长乐、福清、平潭等50个县(市、区)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合拢加宽、老林带更新改造、沙荒风口治理、农田林网和红树林建设等,加强高效防护林体系建设、低效低质林改造、红树林引种驯化等示范工作,调整优化树种结构,不断增强防护林抵御台风、风暴潮、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创新沿海防护林建设和管护机制。加强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赛江、敖江、木兰溪流域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城镇周边景观林、交通要道护路林和其他重点区位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至2010年,建成海岸线上多功能、多效益的绿色屏障,生态公益林面积保持在全省森林面积的30%以上。

   6、农林牧渔病虫害防控。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建设,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准确率,加快建设森林病虫害预警控灾体系,重点建设林业检疫御灾体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救灾物资贮备中心和生物防治药剂生产基地,初步形成设施相对完善、应急反应快速的林业有害生物预警控灾体系。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重点建设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生物安全实验室、外来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省市县三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基础设施、省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无害化处理设施、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动物防疫物资保障系统和出口基地无规定疫病区等工程,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能力、预警预报能力和快速应急反应能力。继续建设水产病虫害防治体系,建立以省级“三合一中心”为中心,以海、淡水病害防治研究站为技术依托,以优势水产品主产区县水产病害防治站为基础的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网络体系。

   9、地震灾害预警救援。继续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地震观测台阵和GPS观测网,对部分地震监测台站进行优化改造。完善震灾预防系统建设,严格新建建筑物抗震设防要求,实施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加强震灾预防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健全地震应急指挥体系,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地震应急避险预案,推进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初步建立地震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援联动机制,建立完善应急储备物资管理制度。加快修订和严格实施新建住房特别是公共场所和主要建筑物的抗震标准,到2010年,全省大中城市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当地基本烈度地震的能力。

   按照“数字福建”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面向应用、保障安全的发展思路,建设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共网络,加快IP技术为主用户宽带接入网的建设,采用多种接入方式,加快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进一步完善全省政务信息网,健全政务网安全体系和管理体系,加强重点新闻网、社会保障网等重点网络建设,有计划建设部门虚拟专网,大力推进政府部门内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办公和网上公共服务。规范标准,整合和建设信息资源,推进信息的公众服务和应用,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数字城市”、“数字社区”工程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电话,推动宽带进村。加快发展系统集成服务,加强信息服务产品开发和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数字福建”的应用水平。

   1、做大做强三大中心城市。按照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要求,调整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和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强化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福州市要高标准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加快实施一城两翼双轴线发展战略,推动中心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的跨越式、组团式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和产业发展水平,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重心作用,增强服务全省的带头示范效应。厦门市要做好“特、港、创、建、带”五篇文章,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龙头作用,增强先行先试的辐射带动效应。泉州市要突出集聚、提升、拓展,统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充满活力的创业型城市的支撑作用,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的拓展效应。

   2、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依托大型港湾,壮大临海产业集群,推动以港兴城,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强与周边省份和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使之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漳州市要发挥对台合作、港口资源、农产资源等优势,打造两岸经贸合作基地、新兴制造业基地和优质食品供应基地,建成与厦门特区互动、对台合作紧密、对外开放领先的生态工贸港口城市。三明市要围绕永安—三明—沙县城市主轴线,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建设成为我省的经济发展腹地、重要工业基地、绿色产业高地、生态旅游胜地,成为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经济协作区的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莆田市要积极推进“港口、交通、产业、城市、保障”五位一体互动发展,依托湄洲湾港把港口经济做大做强,在建设好现有市区的同时,加快推进湄洲湾港口新城迅速崛起。南平市要积极推进向建瓯—建阳—武夷山和顺昌—邵武两翼高速公路沿线拓展,开发建设新兴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我省环境优美的绿色发展腹地、重要生态文化旅游基地和现代农业生产加工基地。龙岩市要以闽粤赣边交通枢纽和资源优势为基础,以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要素,以生态型产业集聚与扩展为支撑,加快建设成为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宁德市要按照“向海、面海、临海”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市区“东扩面海、北展南移”,推动港口、产业、城市三位一体互动发展,在加快改造建设现有市区的同时,逐步推进环三都澳海滨城区的开发建设。 3、协调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围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促进农村的城镇化,按照挖掘潜力、完善功能、增强集聚、扩大规模、凸显特色的要求,积极培育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发展基础较好的中心集镇。到2010年,全省形成人口规模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7个以上,有100个以上的中心镇人口规模达到3万人以上。

   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按照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支持经济较发达县市率先发展,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完善配套公共服务,强化人口与产业集聚,发展壮大为中等城市。推动中等发展水平县市更好发展,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强化产业支撑,促进设施合理配套、特色鲜明突出的城镇体系加快形成。扶持经济欠发达县加快发展,加大对其财政转移支付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充分发挥县域经济推动城乡互动的纽带作用,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承接中心城市辐射的功能,提高接受产业转移、参与产业分工协作、吸纳扩大就业的能力。强化县域间的产业协作,积极拓展内外部资源和市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择优培育小城镇。继续走择优发展小城镇路子,重点发展有条件的建制镇。按照因地制宜、择优发展、突出特色、完善功能的要求,在综合评价各乡镇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人口规模、人文特色、发展潜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各县市择优确定1-2个有条件的建制镇予以重点扶持引导发展成为中心集镇,促进农村人口与产业向中心集镇集聚,为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统筹规划小城镇的供排水、排污、污水及垃圾处理、道路、通讯等必要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农村中小企业,夯实小城镇经济基础;兴建小城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小商品零售市场和各类专业批发市场,搞好小城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改善小城镇的投资、就业和居住环境。

   2、给排水与供气。加强城镇供水水源工程和跨流域引水工程建设,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供水水质,逐步推进城市直饮水系统建设,加强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城市。继续建设县级以上城区排涝工程,逐步完善大中城市排涝工程体系。通过优化城区防洪总体布局,科学配置排水泵站设施,合理调整排水功能分区,确保雨污分流排放,健全应急抢险预案,使我省大部分城区排涝能力达到国家规范要求。大力发展城市管道供气,建成沿海五个城市管道天然气工程和城市公交加气站,推进公交车辆、出租车使用天然气,三明、南平、龙岩等其他城市实施LNG槽车运输供气,改善城市能源结构。 3、污水垃圾处理。大力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全面开征污水、垃圾处理费,逐步提高污水、垃圾处理费标准和征缴率,加快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城市要重点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到2010年每个设市城市和主要流域的县都要建成一座以上污水处理厂和一座以上垃圾处理场。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基本实现垃圾资源化。全面完成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厂改扩建工程和城市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实现集中安全处置。

   4、市容环境整治。加强城市中心绿地和重要地段、江河湖海沿岸的绿化建设,加快城市植物园、湿地公园、体育公园、儿童公园、郊野公园等各类公园的建设,加强城市生态敏感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实行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加快“城中村”改造,推广生态住宅小区和智能化小区建设,规范物业管理,改善居住环境和质量。加强城镇内河整治,改善内河水质。强化城市生态环境监管,严格控制和努力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加强对城市汽车尾气污染、内河污染、声光污染和室内污染的治理。

   1、增强要素集聚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发挥我省地处长三角、珠三角连接部的区位优势,加强与 两个三角洲的对接,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协作效应,实现互利双赢。鼓励强势企业加强与两个三角洲企业强强联合,促进优势产业扩张,拓展我省企业发展空间;利用两个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在交界县市有重点地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实现协作项目的区域集聚;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建设“无障碍旅游区”,延伸我省旅游线路和网络,拓展我省旅游市场。推进我省与两个三角洲地方性资本市场的联接,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我省企业产权交易。充分利用沪深证券交易机构,促进我省企业利用股权、债券等金融工具融资,吸引金融企业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完善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促进与两个三角洲的人才交流。加强与两个三角洲企业的技术研发合作,共同攻关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和开发新产品。

   2、拓展经济腹地和发展空间。加快推进与内陆省区间的铁路、高速公路等干线通道建设项目的对接,大力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和一体化,推行“铁海、公海联运”等多式联运模式,加快我省港口货物进出的提速,形成港口货物运输的低成本优势,使我省港口成为服务西南、中南等邻近内陆省市新的出海便捷通道。共同消除制约商品流通的地区障碍,促进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跨省区共同市场,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构筑营销网络,发展以特色产品为依托,辐射内陆省区的商品批发市场和网上商城。支持、组织我省企业赴内陆省市举办各种展销活动,提高闽货影响力。围绕我省产业发展需要和用工特点,在内陆省市建立劳务输入基地,推进就业服务机构间的合作,满足我省企业的用工需求。3、推进整体协调发展。抓住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建设和贯通的契机,深化山海协作,推进省内区域连片发展、整体联动、互动融合。统一制定重要领域的发展规划及资源开发规划,合理布局生产力。按照各方的受益情况分担投资、联合管理,推进跨行政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社会发展项目的协调共建,发挥区域综合效应。完善协调机制,合理分配利益,共同推进土地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联合兴办产业园区,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加强产业协作配套和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在资源要素流动和区域环境保护中,建立受益方向贡献方实行利益补偿的机制,建立和完善流域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进行生态补偿的制度,合理分配异地招商引资、发展“飞地工业”收益中有关方面的利益。

   健全完善省级领导和省直部门挂钩帮扶、市县对口帮扶制度,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海岛、库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加大省级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差距。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设施建设投入,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四通”基础工程建设,争取在“十一五”时期,欠发达地区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各建制村通安全饮用水、通硬化路面公路、通公共交通,返盲建制村和20户以上盲点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存在安全隐患、建设成本高的部分山村,实行异地搬迁脱贫致富。积极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开发特色资源,推进农业产业化。支持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稳定教育、卫生、科技人员以及经济建设急需的其他人才。深入开展干部人才交流活动,进一步实施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医疗、科技等定期定点服务计划。

   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继续推进生态省建设,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到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6千克/万元GDP以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6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0%,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增加65%,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下降到6.4%,初步建成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绿色海峡西岸。

   强化节约意识,加强政策引导,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型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采取综合措施,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深入开展节约用水。积极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快供水管网改造,降低漏失率。抓好农业节水灌溉,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扩大节水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大力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推进沿海缺水地区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加强库区水资源合理调度。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超采、滥采地下水,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 3、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通过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步引导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增强区域公共设施共享程度。推广节地建筑技术,大力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按照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与用地规划控制指标,严格核实用地规模,提高工业项目用地投入产出率。按照闲置土地处置的有关规定,及时处置和盘活闲置土地,优先安排使用存量土地。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土地市场,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内在机制。

   2、积极推进五大环节资源综合利用。在资源开采环节,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设备,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在资源消耗环节,加强对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资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废物产生环节,加强污染预防和生产过程控制,减少企业废物排放。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加快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在消费环节,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3、加快组织实施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在石化、电力、造纸、钢铁、啤酒、医药等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的行业以及漂染、电镀等污染企业较为集中区域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继续支持发展“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对试点区域或园区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对进入的企业提出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废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和若干个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工业、农业园区。

   1、强化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对维护全省生态良性循环具有重要作用的主要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防风固沙区、河口湿地区、重要渔业水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实行强制性保护。建立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继续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强化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和绿色通道与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建立较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并扩大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2、抓好生态良好区建设。推进国家级、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并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发挥好对全省生态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创建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城市,推进生态城市、绿色社区、生态村镇建设,充分利用园林景观、山川景观和道路系统,加快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成一批社区绿地和大型公园绿地,扩大城市绿化空间。 3、建立区域环境安全危机防范体系。加强日常监测及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包括环境预警体系、环境应急响应体系、环境修复体系在内的区域环境安全危机防范体系。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城市环境、近岸海域、空气质量、重要污染源设立自动在线监测;提高对固体性污染源、流动性污染源造成的突发性环境安全事故的反应速度;加强环境紧急修复能力建设。

   坚持保护与治理相结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治理,集中力量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和城乡人居环境,到2010年,全省12条水系中有90%的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功能区水质标准,90%的断面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标准,95%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45%的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90%的城市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天数不少于310天。

   2、推进重点区域综合整治。强化对重点煤炭开采区和其他矿产资源开采区的综合整治,加快其生态恢复。推进主要江河水源地和汀江、九龙江、晋江、赛江和沿海风沙侵蚀地带以及崩岗侵蚀劣地等严重水土流失区和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与生态重建。严厉打击非法采矿,严格河道采沙管理。加强对水电开发项目建设的管理,对不符合流域开发规划、下泄流量不能满足下游生态用水需要的水电站进行清理整顿。 3、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依法取缔污染物超标排放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严格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和逐步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设电子产品废弃物回收处理与有害物质检测设施。到2010年全省主要工业企业普遍实行清洁生产,30%规模以上重点骨干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加强土地管理,采取耕地开发、土地整理、旧宅基地复垦和在科学论证基础上的沿海滩涂适度围垦等综合措施,促进耕地占补平衡,耕地面积稳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面积上。合理布局工业园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深水港岸线和后方陆域资源的统筹规划和合理开发,推进港口建设、城市建设与土地有效开发利用的衔接。强化水功能区划管理,合理配置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完善地理信息数据库,全面提升测绘保障服务能力。加强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组织实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和重要矿产勘查项目,增加基础储量和可采资源量,延长我省矿产资源储量可供期。鼓励矿产开采和加工企业出省、出境进行矿产开发,建设我省矿产资源后备基地,实现资源供应渠道多样化。整顿和规范矿产开发秩序,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促进资源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

   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培育壮大人才队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到201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才保障体系、文化和医疗卫生体系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实现经济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建立政府对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知识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与经济、教育的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专利为基础逐步确立我省的技术标准。到2010年基本形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科技发展布局,区域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科技综合实力、专利授权量、公众科技素养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全社会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1、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注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和联合攻关,支持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纳米科学、生态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积极推进具有相对优势和战略意义的高技术研究,重点抓好下一代网络通讯技术、大型应用软件、卫星数据应用等信息技术,生物芯片、生物新药及疫苗、分子遗传标记育种等生物技术,光电子材料、纳米材料、催化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新材料技术,以及节能与新能源、海洋与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研究开发,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2、加快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促进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继续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加强装备制造业关键与共性技术攻关,带动我省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以“数字福建”为依托,开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软件,提高应用技术服务能力。强化信息技术与相关技术集成,研究金融、物流、网络教育、传媒、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技术。开发外向型特色农业技术,发展良种选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推动农业技术全面升级。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研究,支持创新药物研制,推进中药现代化,提升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3、建立健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协作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三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完善共享机制,实现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对接。合理布局应用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科研力量,形成我省在电子信息、纳米材料、生物技术、新材料等优势领域的创新基地。开展重要技术标准研究。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中试基地、企业技术中心,扶持建设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努力实现科研设施设备资源共享。

   4、普及推广科学知识与先进适用技术。实施全民科普行动计划,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研机构、大学、企业间的科研人员合理流动和相互合作。加强科技成果推介工作,继续办好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增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科普活动,普及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和新型农村医疗与保健技术。加强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省科技馆新馆项目建设。

   1、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体制范围,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把义务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基本实现校校有符合规模要求的用地和教学用房,有合格的教师,有合格的实验室、图书馆(室)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有卫生安全的食堂和宿舍的“四有”目标。稳步推进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提高中小学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贫困学生制度,积极促进区域间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努力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特别是女性学生的辍学率。城市政府要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与当地学生同等的义务教育。

   2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以服务为宗旨,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建设好一批职业院校及区域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每个设区市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各县(市)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乡镇要依托中小学、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社区要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企业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培训制度。加快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办学质量。到2010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3、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把发展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把握发展节奏,适度扩大规模,重在提高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评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大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建立与我省壮大战略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积极推进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继续推进厦门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福州大学“211工程”二期建设,加强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集美大学等高校建设,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创新平台和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提升高等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倡教授上讲台,鼓励名师进课堂。进一步完善办学设施,基本建成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和厦门集美文教区。加快推进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完善以助学贷款为主的高等学校家庭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大力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拓展高等教育办学空间。

   4、重视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调整优化普通高中布局结构,扩大优质普高招生规模,增加乡镇普通高中学校布点,提高农村高中办学水平,积极推进经济较发达地区和有条件的地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整合优化幼儿教育资源,加强特殊教育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特殊教育向高中阶段和幼儿教育延伸,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扶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学生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到2010年优质高中的在校生数达到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1、加强人才培养。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建立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完善公务员培训制度,实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11工程”和各学科人才培养的“155专家工程”,加强以中高级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和各领域高级专家为重点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着眼于产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好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培养经济社会急需的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在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主导产业、优势学科中形成若干优势人才群体。引导企业、高校、社会力量联合办学,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各类人才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力提高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

   2、促进人才集聚。坚持自我开发培养和注重吸引人才并举,坚持产业聚才、项目引才,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拓宽引智渠道,积极引进前沿技术人才和带项目人才,促进项目落地和人才集聚。加大政府对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公共服务的投入,健全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加快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人才法律服务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和就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人员进修与培训中心、以及人才信息库和信息网络等人才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人才市场“1211工程”,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消除人才流动体制、政策性障碍,推进人才市场化配置,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继续办好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博士后站点,积极吸引省外境外高层次人才来闽创业。 3、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强化竞争机制,健全考评体系,努力形成广纳群贤、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创新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建立与人才绩效密切挂钩的多元分配体系。营造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制定和完善户籍、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真正使各类人才安心创业。深化职称改革,建立科学有效评聘制度。积极推行人才柔性流动,鼓励以灵活用人方式引进人才。完善相应的鼓励政策措施,推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人才合作与交流,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到基层、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创业或服务。 专栏七:教育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有关概念

   ▲“211工程”:是指国家于1995年启动,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工程。 ▲“985工程”:根据1998年5月指示,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 ▲“111工程”:到2010年,培养引进100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10000名职业经理人,培训10000名国有企业基层管理人才。 ▲“155专家工程”:到2010年,培养造就100名学术技术带头人,500名某一学科或技术领域带头人,5000名各学科领域优秀人才。 ▲“1211工程”:一个“做大做强”,即做大做强龙头人才市场;两个“重点发展”,重点发展专业性市场和行业性市场;一个“大力培育”,即大力培育区域性市场;一个“加快建设”,即加快市场信息化建设。 四、建设文化强省 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健全覆盖全省的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服务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2010年,形成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要求的设施先进配套、市场繁荣有序、区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和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努力使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积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理论创新,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境界和开拓创新能力。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实施精品战略,重视艺术科研和科技创新,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保护和重点开发一批历史文物、文化遗产,深入挖掘一批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打造一批代表福建形象的文化品牌,形成富有浓郁特色的八闽文化,重点保护发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红土地文化、船政文化、妈祖文化、朱子文化和畲族文化等特色文化,彰显福建文化特色,不断提高海峡西岸文化影响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文化艺术、文化经营和文化管理人才队伍,造就名家大师和一批拔尖的文化人才。

   2、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强化政府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扶持引导力度,加强文物、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保护,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基础设施。加大对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等的投入。加快建设社区、乡镇文化设施,整合社区、乡镇的文化资源,形成基层文化合力,活跃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中心城市综合性大型文化设施建设,凸显城市文化品位。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改造,基本实现全省城区有线数字化整体转换,加大高山发射台站基础设施的建设。“十一五”期间,建成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福建大剧院、省广播电视中心等重大工程,到2010年,全省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80%的街道(乡镇)有文化中心或文化站,60%以上的社区和建制村有文化室(文化俱乐部),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各建制村各月放映一场电影。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树立文化经济观念,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形成一批竞争力较强、规模效益较好的文化产业集团,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各类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型文化企业,加强文化资源重组,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为龙头、各类中小文化企业互补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支持多种投资主体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活力、实力和竞争力。重点建设海峡西岸印刷基地、出版物(版权)交易中心、网络出版工程等项目。到2010年,全省建成50个有影响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

   4、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法制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扶持健康向上文化,腐朽文化,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健全文化市场体系,繁荣文化市场,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市场主体的资质审查,把好资质、产品、资金、人员、技术等准入关。严厉打击盗版、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不法活动。

   5、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我省民间戏曲、民间信仰、民俗文化、文物谱牒、工艺美术、艺术教育等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我省承办的“世界友城大会”和“世界闽商大会”,扩大与重点国家和地区间文化交流,结合各类外事活动,主动推介福建文化艺术产品,扩大福建对台港澳、对外文化贸易,增加福建文化艺术产品在对台港澳、对外商业演出、会展、市场交易中的市场份额,拓展国际文化市场。办好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国际木偶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福建民间工艺美术展、福建民俗文化展等主题文化交流活动。

   重视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生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城乡卫生发展,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保障群众健康权益。继续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规范食品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确保群众的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到2010年,每千人口病床数2.8张,医生数1.3人,人均预期寿命75岁。

   1、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全省、功能完善、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疫情直报体系、卫生监督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医疗救治能力,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网络体系,重点控制艾滋病、禽流感、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传播,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地方病,综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挖掘和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保护和发展中医药,推进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培育现代中药产业。制定实施职业病、精神卫生等专项防治规划。加强妇幼卫生保健,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积极创建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卫生乡镇,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倡导良好的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加快建设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外科病房综合楼、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外科病房楼、福州市艾滋病诊疗中心及省精神卫生中心、省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等项目。

   2、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县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建设,健全完善农村三级医疗防疫服务网络体系,为农村提供便捷、安全、价格比较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乡镇卫生院布局和功能,增强其预防保健服务功能,实施年百所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危房改造。推行省、市、县级医院挂钩帮扶乡镇卫生院,实施城市医务人员定期定点下派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疗支农制度,加强对乡村医生补贴和培训,扩大远程医疗覆盖范围,为农村提供较好的医疗服务。 3、完善城市医疗服务。调整城市医疗资源布局,建立健全综合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合理、相互协作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鼓励发展民办医院,形成多种形式办医格局。强化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责任,合理配置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确保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药品市场的监管,改善医德医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严格医疗收费管理,降低医药费用,杜绝以药养医,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建立完善城市社区卫生半小时服务圈。鼓励城市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纵向合作,不断拓展服务范围。

   4、积极发展体育事业。以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农民体育为重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兴建一批体育馆、田径场、游泳池、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社区体育健身设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加快发展竞技体育,重点面向北京奥运培育特色优势项目。加快兴建泉州市海峡体育中心等大型体育场馆,筹办好2008年全国农动会。重点建设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和一批排球、游泳、帆船、举重等特色体育训练基地。到201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5平方米,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占42%以上,初步形成全民健身体系。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和结构。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建立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制度,完善计划生育基本服务项目免费制度,探索建立计划生育保险制度。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基础工作。完善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体系。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树立科学文明的婚育新风,积极推行优生优育,禁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选择性别妊娠等行为,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加大出生缺陷干预的力度,鼓励婚前医学检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实施爱心护理工程,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医疗救助等面向老龄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弘扬敬老风尚,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社会氛围。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社会保障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改善儿童成长环境,依法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倡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残疾人事业。重点加强计生服务网络工程、人口信息化工程、省老年大学和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建设一批妇女儿童活动和青少年活动场所,以及一批老龄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

   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切实做好外事工作,完善以开放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到201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再上新台阶,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比重达40%,服务贸易领域实际利用外资比重达30%以上,机电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45%。

   1、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在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探索建立审批和许可事项的监督管理机制,推行网上审批。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政府机关的职能和权限,调整完善各级政府机构设置,优化组织、人员结构,理顺职能分工,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推进政府职能、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加快完善事业单位改革总体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调整事业单位结构,依法规范行政机关对事业单位的授权行为,做好事业单位的分类管理。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完善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健全社会听证和公示制度,强化行政问责制度,逐步建立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创新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完善省、设区市两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加快理顺和明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与其出资企业间的权、责、利关系,进一步完善出资人制度和授权经营方式,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业绩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制度建设,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和资产重组,重点推进省属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与改革发展,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形成权责统一、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广大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以明晰产权为重点,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在公用行业和其他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多元投资主体,打破垄断格局。 3 、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因素,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通过特许经营权转让、业主招投标、受让国有产(股)权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健全非公有制企业项目对接、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对外合作、人才培训等服务体系,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向拥有品牌的龙头企业集聚,进入大企业生产体系,建立稳定的分工合作关系。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加快制度和管理创新,通过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与外商合资合作、改制上市等多种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展生产、技术、资本的联合、重组,扶持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加强和改进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自觉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4、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责任,调整优化财政支出范围,实行有利于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健全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完善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办法。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完善定额标准体系和项目预算管理模式。推行国库集中统一收付制度,规范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体系。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逐步将政府非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推进政府采购改革,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完善地方税收政策,强化财税收入征管。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金融企业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优质企业境内外上市,积极稳妥推进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力求通过股权分置改革较好解决上市公司历史遗留问题,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5、完善投资体制。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政府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进一步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强化政府综合部门对预算内投资安排的统筹协调,改变政府投资的部门化分散状况,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完善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执行和项目实施的监管,推行业主法人招标和代建制,推行政府投资公示制度和重大投资项目后评估制度,建立严格有效的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健全以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和环保为约束,与金融、财政、税收等密切配合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

   6、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发展资本、产权、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强化市场对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地方资本市场,整合产权交易平台,尽快形成覆盖全省、面向全国、统一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建立非经营性用地公开供地机制,探索工业用地的市场化配置办法,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调控,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深化土地、水、电、矿产等紧缺资源的价格改革和管理。推进市场中介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改革发展,加快现有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与主管政府机构的脱钩和改制。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

   1、加强利用外资的政策引导。完善利用外资政策,在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加大对资金和技术密集型项目、产业链配套和重要生产基地项目的引进,加快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更加注重引进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外资企业对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等自然资源,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更加注重引进出口型外商投资项目。合理把握吸引外资的方向和重点,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我省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农业和服务业等领域,重点引导外资投向我省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争取生产原材料、装备工业品等上游生产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前端产品的转移性投资,着力引进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制造业工序。加快商贸、物流、金融、旅游等领域利用外资步伐,引进外资设立会计、审计、经纪、评估等中介机构,新建一批有较大规模、较高层次的教育、卫生领域利用外资项目。鼓励和支持外资以多种方式投资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城镇供水、燃气、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闽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地区总部,鼓励跨国公司在我省开展工业设计、技术咨询服务和设立风险投资机构。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

   2、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健全完善政府、中介组织、企业和专家共同参与、分工明确的招商项目生成机制,不断拓宽项目源,建立动态管理的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创新招商项目推介机制,把投资环境宣传推介与具体招商项目洽谈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专题招商、上门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等活动,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提升经济特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其在对外开放中的“排头兵”作用。创新开发区运作机制,促进开发区实行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和招商引资,支持具备条件的开发区设立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加强招商平台建设,继续办好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商(协)会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加快组建和培育一批中介组织机构。完善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落实和服务机制,为重大外资项目报批、落地、建设、投产提供全方位服务。

   1、积极扩大出口。继续巩固和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积极开拓非洲、中东、印度、南美、东欧等新市场。重视科技兴贸,不断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商品和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服务层次和水平。有序调控省内资源型产品的出口,鼓励经济发展急需的先进技术、关键装备和重要资源的进口。大力推行商标品牌战略,积极引导拥有高知名度商标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指导出口型企业做好商标国际注册,指导特色农副产品注册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指导龙头企业扩大商标注册类别和图样。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措施,培育若干大型外贸企业集团和出口规模企业,发展各种所有制中小外贸企业。重视发展对外劳务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境外加工贸易,鼓励优势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参与海外资源开发,建立境外生产、营销和服务网络,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

   2、建立健全外贸稳定增长机制。推动与国际接轨的产品标准化工作,促进企业积极申请国际认证,提高出口产品抗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加快培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专业人才,加强对外贸企业人员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相关知识培训,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国外对福建产品实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应诉工作,维护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进出口预警机制、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和反技术壁垒工作机制,加强外贸出口的公共信息服务,加大对大宗、重点产品进出口情况监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和协调职能,遏止低价无序竞争,为出口企业创造良好环境。建立高效的“大通关”协调机制,完成“电子口岸”建设,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整体运作能力。加快厦门、福州、泉州、漳州等出口加工区建设,加强周边产业配套。加快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推进“区港联动”,加快厦门象屿保税区——东渡港区“区港联动”试点建设,组合保税区与港区的政策和功能优势,促进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发展。四、密切闽港澳侨合作

   1、加强闽港澳合作。按照“珍惜机遇、优势互补、重点推进、共谋双赢”的合作思路,加大力度吸引港澳企业家和驻港跨国公司来闽投资,联合香港有关部门到海外招商,共享合作成果。加强福建与港澳物流业的合作,建立跨境现代物流网络。吸引更多港澳金融机构来闽设立分支机构或投资参股,支持具备条件的福建地方金融机构到港澳发展。加强与港澳的中介、会展、旅游业的全面合作,引入港澳经营管理经验和手段改造提升福建的服务业。依托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优势,继续扩大对港贸易和转口贸易。利用香港的融资渠道和营销网络,推动福建企业在香港上市融资和设立营销中心、运营中心。支持港澳地区企业参与省内企业的重组改造,在福州、厦门、泉州等有条件的地方规划建设“CEPA商贸中心”、“CEPA商贸一条街”等商业区。加强与港澳各类机构、组织的沟通和交流,为港商、澳商投资福建、开展闽港澳两地贸易等提供政策咨询、信息交流等各项服务。

   2、做好侨务工作。按照“了解侨情、理解侨心、维护侨益、发挥侨力”的要求,切实做好华侨华人特别是新生代及新华侨华人的工作,充分发挥我省华侨华人众多、爱国爱乡、资金实力雄厚的优势,引导更多的华侨华人支持和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强同海外华侨华人及社团的联络和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海外最新侨情动态,扩大“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世界闽商大会”的影响,积极引进侨智,大力推动海外侨胞来闽投资,从经济、文化交流入手,建立长效互动机制。切实维护侨胞合法权益,注重为华侨华人来闽投资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第十章 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

   认真贯彻和主动呼应中央对台工作的战略部署,把握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和海峡两岸关系出现新变化的机遇,充分发挥闽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独特优势和特殊作用,拓展闽台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合作,健全完善涉台法规政策,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合法权益,全面发展闽台关系,以发展求合作,以合作促发展,增进闽台两地的良性互动,加快构筑促进祖国统一的前沿平台。

   继续落实“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支持台商投资企业发展,充分发挥马尾、杏林、海沧、集美台商投资区的作用,加强闽台制造业和金融、贸易、物流等服务领域的合作,增创闽台经贸合作新优势,建立和完善闽台合作机制,使我省成为对台产业合作的重要基地。扩大现有台商投资区范围,推进闽台产业全面对接,更加主动承接台湾信息、机械、石化、冶金等产业的转移,建设信息、化纤、农业、造船等闽台产业合作基地。继续办好现有涉台经贸会展,争取到台湾本岛设立分销机构。扩大对台小额贸易和促进对台直接贸易,提高输出商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鼓励闽台联手建设海峡西岸区域性物流中心,推动两岸股份制商业银行互设代表机构和分支行,争取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

   发挥我省在海峡两岸的重要通道作用,扩大我省沿海与金门、马祖、澎湖直接往来成果,拓展海上试点直航功能,推动两岸直接、双向、全面“三通”。加快推进台湾、金门跨海通道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和查验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闽台两岸人流、物流往来有效管理机制,便捷通关入境,争取让台湾本岛民众和大陆赴台人员循“两门”、“两马”航线往返两岸,让直接往来货运航线能延伸到台湾本岛,推动闽台空中直航,使福建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的重要通道。

   制定实施闽台旅游合作区规划,建立闽台旅游交流与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中央赋予我省的优惠政策和“先行先试”效应,拓展闽台旅游合作的空间,提升闽台旅游合作水平,努力实现闽台旅游线路对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互动,使我省成为两岸旅游双向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地区和集散中转基地。继续拓展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旅游工作,把“金马澎旅游”办成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先行示范、黄金线路和便捷通道。加大策划有影响的旅游节庆活动,推动“武夷山-阿里山”、“大金湖-日月潭”等闽台主要旅游景区和旅行社的业务对接,争取开辟连接福州、厦门、金门、香港主要旅游景点的海上旅游航线;

   加快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和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积极探索加强两岸农业合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使我省成为台湾农产品输入的区域物流集散基地,台湾农业外移的吸纳基地,台湾农民再创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加快构筑两岸人员、科教、信息和人力资源交流的平台,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引进消化的平台,以及探索农业改革和发展机制创新的平台。不断增强整合优势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联手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区域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发挥试验区的窗口作用、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建设一批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海峡两岸(福建)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农业科教信息交流中心、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农业防灾减灾预警中心、种苗研发与繁育中心。大力引进台湾良种、深加工设备、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育壮大闽台农业合作龙头企业。

   充分利用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独特的吸引力,广泛开展与台湾各界、各阶层的文化交流。积极推动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和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交流项目,开展双向交流。深化闽台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领域全方位合作,招收更多台湾学生来闽就学深造,推动两岸青年一代的交流,推动闽台族谱对接和赴台展示工作,吸引更多台湾民众来闽寻根谒祖,增强了解和互信,促进台湾民众对“根”、“祖”、“脉”的认同。

   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努力控制失业规模。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增加政府用于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实施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的财税、信贷等有关优惠政策,完善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重点抓好大中专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积极扶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劳务输出,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劳务派遣,完善劳务派遣网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快建设完善覆盖全省各县市并向街道社区和乡镇延伸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及信息化配套设施,重点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各主要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县市的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中心。组织实施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技能型紧缺劳动力培养工程,尝试和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加速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紧缺人员。加快推进就业服务中介机构市场化改革,鼓励多元主体投资发展各类就业中介服务机构,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规范管理。鼓励劳动者通过非正规就业、弹性就业、自主创业等灵活形式实现就业。加快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和相关协调机制,逐步将进入企业合同制务工农民纳入工会组织,保障劳动者收入权等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统筹规划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支柱、分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巩固完善省级统筹机制,增强统筹调剂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失业保险统筹层次,规范失业保险基金征缴和使用管理。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规定为本单位全体员工建立工伤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加强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形成方便易得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分类逐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办法。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城乡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贫困人口和五保供养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加快发展福利事业,加大公共福利设施投入,优化社会福利设施布局,扶持民办福利机构发展,提高重点优抚对象、革命“五老”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和“五保户”供养水平。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提高对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服务水平。

   建立和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大力推进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结构的优化调整,着力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防止两极分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大对低收入阶层的教育和培训投入,提高其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向中等收入阶层提升的能力,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控制和调节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健全以个人收入申报制和家庭财产实名制为基础的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

   提高个人所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强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不断拓宽消费领域,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扩大住房消费,基本实现城镇居民户均一套住房,逐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住房问题。继续推动通信、计算机等的普及,鼓励节能环保轿车进入家庭,促进教育、健身、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和休闲消费。鼓励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多层次、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引导消费预期,增强即期消费,通过健全公共服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发展商业保险等措施,努力解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推进公众营养改善行动,优化居民膳食结构。通过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逐步在城市定居落户,壮大城市消费群体规模。加强对教育、医疗、住房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监管,遏制价格过快上涨。继续发展消费信贷,鼓励持卡消费、网上购物、电线%。

   围绕“五个提高”、“五个下降”、“五个遏制”、“五个防止”的目标要求,突出政治稳定、治安稳定、社会公共安全和经济安全,树立立体运作、持久长效、标本兼治、百姓满意的平安观念,建立健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体系、人民内部矛盾化解调处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经济运行安全监管体系和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平安建设的责任机制、齐抓共建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舆论宣传工作机制和考核评比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着力提高科技应用和装备水平,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经济运行安全和社会稳定。贯彻落实反走私工作领导责任制,继续保持反走私高压态势。到“十一五”末期,全省90%以上县(市、区)达到“平安县”标准。专栏八:“平安福建”有关概念

   ▲五个遏制:遏制非法宗教活动、偷私渡、黄赌毒、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和重大安全事故。 ▲五个防止:防止有重大影响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资财损失的恶性案件、治安事故、暴力恐怖犯罪和涉黑涉恶集团犯罪、“”组织闹事、执法队伍违法犯罪重大案件的发生。六、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加快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城乡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推进社会管理中介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及时掌握深层次、动态性、预警性信息,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和反映途径,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人民内部矛盾纠纷预防、预警、调处、化解工作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件。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采取有效措施坚决纠正征收征用土地中侵犯农民利益、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权益的问题,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认真解决食品药品不安全、企业违法排污等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七、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预警救援体系

   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会公共安全预警体系和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危机处置机制,不断完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储备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对社会治安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恐怖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处置能力,减少各种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推进消防“161”工程建设,提高城镇抗御火灾能力。加快信息平台建设,提高科技装备水平,提高公共安全管理、预防和应急能力。抓好面向全社会的预防、避险、减灾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做到应急管理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形成全民动员、预防为主、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立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抓好重大危险源监控,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严格安全生产执法,严肃查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切实抓好煤矿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交通、渔业生产、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有效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围绕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法规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目标要求,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以建立社会信用制度为核心,以政府信用为示范,以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征信体系建设为关键,综合抓好诚信教育、信用制度、信用市场、信用服务、信用监管、技术支撑等环节,建立全省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坚持宣传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培育信用市场需求,发展信用文化。加快出台信用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管理办法,加快实施各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对监管对象的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加快建立信用激励、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健全政府监管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中介机构市场化运作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深入开展军警民共建,培育一批军警民共建示范点。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抓好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建设人防体系,改造军用饮食、饮水、住宿、供应站等后勤保障设施,加强海防管理和军事设施的保护。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全面落实优抚政策,改造光荣院设施,妥善安置退伍、转业军人和随军家属,提高双拥共建水平。强化国防教育和宣传,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加强国防交通建设,做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提高应急动员能力和平战转换能力,建设反应快速、保障充分的国防动员机制和体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执行人大的决定、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积极配合人大开展执法检查、人大代表视察及专项调研。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执行中主动与政协协商,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密切与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广泛征求各类咨询机构、专家学者和老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建立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

   2、实施依法治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坚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须赔偿。加强立法工作,注重提高立法质量。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努力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快建立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形成比较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维护司法权威。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推进法律服务机构的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开展“五五”普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1、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落实用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大力发扬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常之中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激发人们投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事业。加强正确舆论引导,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谐氛围。

   2、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文明创建活动,健全各类文明规范,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诚信友爱、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显著提高公民整体素质、文化生活水平及城乡文明程度。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加强精神文明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提高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能力。加快殡葬改革步伐,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深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项目带动长效机制,不断丰富拓展项目带动内涵和领域,用项目带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强化项目带动联动效应,以项目带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运作效率,改进管理服务,促进工作落实,营造好的发展环境,推进一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的项目,努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确保规划确定的事关全局的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高重点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工业项目在重点项目总数中的比重,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2、扩大制造业投资规模。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密切合作的产业发展项目特别是新建制造业项目的策划开发机制,生成更多更好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充分发挥各地区固有的自然资源禀赋,积极挖掘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主动靠大靠优靠强,致力于吸引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前来投资,在产业链延伸、产业协作配套、产业精加工和培育新兴产业等环节开发生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制造业项目,不断扩大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投资规模。

   3、发挥财政性投资导向作用。按照公共财政配置的重点要转到为全体人民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方向,合理界定政府支出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政府财政性投资要优先保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发展、市场体系建设、社会治安与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引导和示范效应,通过实行规费质押融资、盘活存量资产、经营权转让、财政贴息、财政投资补助等方式,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 4、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强政府与银行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政银企会商机制,全力推进银企合作,积极向银行推荐具有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贷能力强的重点项目,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支持。推动建立多种融资平台,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可转债、再融资和股权转让等形式,积极推动项目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推进融资方式创新,积极探索产权融资、项目融资等形式,进行产业投资基金和信托基金试点,推广融资租赁。整合信用担保资源,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争取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5、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加强和改善政府对投资的管理,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推动形成舆论导向亲商、政策措施扶商、办事高效利商、科技创新强商、银企互动活商、依护商、社会稳定安商的氛围,增强环境吸引力,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加强和改善对外商投资和外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服务,切实做好外商投诉受理工作,加快在外商投资集中区建设面向外商的医疗服务机构和子女教育机构,努力为外商来闽投资营造“安全、文明、舒适”的人居环境。

   1、分解落实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抓好省政府确定的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并适时编制必要的区域规划,以编制和实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具体落实本《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任务,以专项规划作为政府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以区域规划作为编制区域内县市规划的依据。搞好年度计划,把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各年度具体发展政策措施和发展建设项目上。

   ●区域规划:它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跨市县的区域规划是编制区域内市县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依据。 2、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评估检查。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并将其列入政府考核内容。省规划主管部门跟踪分析总体规划的执行情况,加强对主要规划目标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做好规划实施情况的年度检查,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规划实施情况,并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同级人大、政协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3、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十一五”规划的宣传,让规划确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蓝图深入人心,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规划实施,使实施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福建发展大有希望。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为的党中央周围,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省委正确领导下,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业绩,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联系方式

全国服务热线

@HASHKFK

手 机:@HASHKFK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扫一扫,加微信

Copyright © 2002-2024 博鱼体育电动伸缩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